

图片新闻
我院殷澜老师获校管理服务奖三等奖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年02月23日
殷切真心映时代 波澜壮阔谱新篇
——记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服务奖三等奖获得者、凯原法学院殷澜
【服务格言】
• “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难而推诿”的工作态度
• “严谨务实、扎实高效、敬业奉献”的工作标准
• 认真回复每一封邮件、及时解答每一条疑惑、高效办理每一笔业务
殷澜同志自2019年11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工作,在学院科研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担任科研秘书至今,兼任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教工第六党支部宣传委员。该同志秉持管理本质是服务的工作理念,用心做事、真诚待人,在科研管理工作岗位上全情投入、以院为家、勤于思考、乐于奉献,是我院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的一线推动者。入党8年来,政治立场坚定,始终不忘奋斗初心、牢记党员使命,2020年曾连续2季度荣获院学习强国“学习达人”称号,2021年积极参与学校党史学习知识竞赛,荣获校级三等奖、院内优胜奖。该同志在学院发展规划、学术活动组织等各项工作中尽心尽责,实绩突出,得到学院领导和教职工的高度认可,获校2022年度晨星后备青年奖励计划荣誉,连续4年及聘期考核结果优秀,连续2年获院长表彰奖。
一、科学系统谋划,细致入微服务,促进学院蓬勃发展的助力者
深度参与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通过了解学院各口重点工作,梳理学科指标数据,分析科研增长态势,擘画未来发展蓝图;协助完善科研制度建设与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参与《凯原法学院科研工作考核办法(修订)》《优秀工作成果奖励办法》《专项工作津贴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工作;明确“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性,积极开展重要科研项目申报、发动选题征集,围绕项目申报、立项分配、经费认领、项目执行、结题审计、结余结转的六大模块,完成各类常规业务审批上千条。深入了解学院教师业务办理需求,换位思考、优化流程,设计“多项业务办理流程图”“系统操作手册”“课题申报指南”等,最大化提供“全周期、多面向、全流程”模式的科研助力。
在全院教师和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院近三年的各项科研指标数据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通过有效排摸并动员申报,组织各类专题辅导、联系专家模拟评审等举措,2022年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年度项目9项,取得历史性突破,重点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第一。通过组织多场教师论文工作坊、期刊编辑交流会,大力推动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2023年度学院C刊论文发表数位列文科院系第一。此外,深度参与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决策咨询课题,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我校文科科研合同管理体系构建”开展相关研究。协助完成各类评估填报与建设方案汇报工作,包含撰写法学院C刊论文发表分析及对策建议、教育部第九届高校成果奖申报分析等;制作学院成立20周年院情报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汇报、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研究院筹建汇报、廉政与法治研究院设立报告等。
二、搭建交流平台,营造学术氛围,激发科研创新活力的推动者
打造多项学院系列品牌学术活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主导凯原法学院院庆20周年大会“中国式现代化与法学教育发展”高峰论坛并统筹完成论坛实录出版工作,论坛直播热度达10651人次,论坛聚焦60余所国内知名法学院校,整理输出近80位参会嘉宾的23万余字论坛发言记录稿;圆满完成“首届全国职务犯罪检察论坛”“第六届中德刑法学术研讨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问题研讨会”等大型论坛活动的会务工作,带领学生志愿者团队提供细致周到的会务服务,落实活动细节,保障论坛顺利开展;组织筹备近百场学院各类常规学术讲座,包含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建院2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名家讲坛”“教师论文工作坊”“凯·缘校友讲座”“张元济法学讲座”“涉外法治与全球治理系列讲座”等。
三、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服务师生,彰显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者
该同志在疫情期间曾连续驻校100余天,担任校研二楼楼长(该楼栋为徐汇校区内男女混住、层高最高、学生众多楼栋)、校内核酸点位志愿者、校园巡查队员、院内疫情防控联络员,是抗疫最前线的“大白”和“小蓝”。承担学生楼栋内429位同学、311间房,学院楼栋内10余位志愿教师的一日三餐的送餐工作,制定并落实校园巡查方案,完成各类防疫物资的发放、每日健康状况的统计、组织核酸检测、管理高风险人员、帮助采购生活物资、垃圾处理及环境消杀等一系列琐碎且重要的日常事务。高效解决学生的急愁难盼问题,明确部分学生的清真餐需求、心理咨询与情绪疏导、凌晨突发疾病急需治疗、意外骨折需要送医、临时管控状态下缺少特定药物等等。确保做到学生的心声能及时表达、发现的问题能有效解决,努力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从毕业走出校门到进入交大法学院以来,她努力继承发扬凯原人和交大人的宝贵品质和扎实作风,展现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与蓬勃动力,以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的高质量成效,不断推动交大法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个人简介】
殷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科研秘书,曾获晨星后备青年奖励计划、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交大战疫)、院长表彰奖等荣誉,入院以来连续4年获评年度考核优秀、聘期考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