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凯原法学院教师论文工作坊2023年第2期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26日

5月24日上午,凯原法学院2023年第2期(总第36期)教师论文工作坊在学院203会议室举办,孙长永教授以“诉前羁押实证研究报告—基于两个基层检察院2017—2021年起诉书和不起诉决定书的统计分析”为题做论文报告,本次工作坊由凯原法学院副院长李剑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凯原法学院程金华教授、凯原法学院樊传明副教授担任评议人。

李剑教授主持本次工作坊,他介绍了孙长永教授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就,并对与谈嘉宾及参与的师生表示感谢。

孙长永教授就诉前羁押及其重要性、适用强制措施的基本情况、刑事拘留的适用情况、逮捕的适用情况、诉前羁押的整体情况五大方面入手,结合实证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孙教授首先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关于诉前羁押比例的变化、诉前羁押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监察留置的三类条件限制向大家表明诉前羁押的重要性。其次,基于实证研究得出羁押类强制措施的适用率整体上呈现稳定、持续的下降趋势的基本结论。再次,孙教授指出我国诉前羁押率整体上普遍下降,主要是全面实行“捕诉一体”办案机制,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理念、政策及其考核机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全面实施和企业合规不起诉试点的广泛开展之成效。他提出,在现行制度下,检察机关应当积极协调其他政法机关,继续贯彻少捕、慎押刑事司法理念和政策,严格遵守法治原则、比例原则和权利保障原则,力争把诉前羁押率降到合理的最低限度,把诉前羁押期限压缩至最短并提出相关建议。

在评议环节,程金华教授提出事实和规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基于规范的改革或实施,需要考虑规范背后相关的事实。他认为,在论证过程中,将规范和事实相互联系对实证研究来说非常重要。以实案举例,他指出法治精神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实证领域需关注精神层面、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法学研究应当将实证精神与实证相关的思维和方法相结合。

樊传明副教授表示孙教授在逮捕领域的研究,收集并分析了大量的数据,展示了深度分析的能力。他提到在进行实证分析中遇到的困难,其中包括公开可用的数据源的有限性,并且可能经过筛选和加工,这需要研究者寻找其他数据来源或采取其他获取数据的方法。第二是数据解释,即使研究者成功获取了大量数据,如何从数据中提取解释仍然是挑战。此外,很多研究往往缺乏规范性的立场,导致结论部分可能缺乏明确的方向。实证研究的过程确实具有挑战性,但也可以通过不断尝试和克服困难来积累经验。孙老师和其他老师的研究方法和经验可以为大家提供指导和启示。

刘思宏同学提出关于逮捕和逮捕期限的差异研究,能否了解检察官对于轻、重罪案件的控制能力是否有所增强。孙教授认为,这需要深入研究不同案件类型、法定刑幅度以及检察官的决策过程,以了解他们对不同案件的控制力度是否存在差异,建议研究综合使用大量的法律数据和相关文献,以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最后,孙教授提到本次讲座对于未来的实证研究方式有重要影响,在与师生的深度交流中亦加深对本次诉前羁押主题的理解,并对与会教师与学生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