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卫东
职称/职务
教授
研究领域
法社会学和比较法学
个人介绍

教育背景:

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得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期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6年升任终身正教授到辞职归国为止。2008年9月20日至2018年3月1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人工智能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计算法学与AI伦理中心主任、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

曾经被遴选为亚洲太平洋论坛(淡路会议)研究委员会委员、国际高等研究所企画委员、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司法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社会学国际协会法社会学研究委员会(RCSL)指定理事、日本法社会学会理事、东京财团比较制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海洋战略与权益研究基地理事长。现任上海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上海仲裁委员会委员、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创新试验区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法治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日本学会副会长等。


学术兼职:

现担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学术委员、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神户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学术期刊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主编、《法治中国丛书》主编、《法与风险社会丛书》总编、《法与社会丛书》主编、欧尼亚提法与社会研究丛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评审人、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评审人等。


开设课程:

教授课程有《法与社会》《法学前沿》《法学前沿I》《法学前沿II》等


教学成果:

2013年12月个人所授课程《法与社会》获国家精品视频课程

2014年10月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年领衔“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团队”项目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集体)二等奖

2018年个人所授课程《法与社会》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

2019年个人所授课程《法与社会》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9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奖)、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奖)

2020年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科研成果:

在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7篇:

《系统论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1987年第1期)、《法律程序的意义》(1993年第1期)、《法律职业的定位——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1994年第2期)、《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法与社会》(1996年第3期)、《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强化》(2002年第2期)、《司法独立与程序的价值》(英文版2002年第2期)、《论法律意识形态》(2015年第11期)。

另有中、日、英等语种的论文一百余篇。著有《超近代的法》(京都:密涅瓦书房,1999年。获日本法社会学会首届优秀著作奖)、《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增补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当选1978-2014年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现代中国的法制变迁》(东京:日本评论社,2001年)、《宪政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补版,2005年。获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法律程序的意义》(文库本,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增订版,2011年。获教育部第七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审判的构图》(东京:有斐阁,2004年)、《正义思考的轨迹》(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秩序与浑沌的临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法制的转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法治构图》(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年)、《法治中国》(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宪法的理念与实践》(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中国的司法改革——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顶层设计》(编著,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年)、《风险法学的探索——聚焦问责的互动关系》(编著,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果Building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Vol.I Procedure, Discourse and Hermenutic Community, Vol.II Ideas, Praxis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Routledge, 2017)、《AI时代的法制变迁》(编著,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议论与法社会学》(编著,南京:译林出版社,2021年即将出版)、《法海拾贝》(上海:商务印书馆,2021年即将出版)、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果Towards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Social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Power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coming soon) 等。

担任总主编的丛书包括《当代法学名著译丛》(全10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法与风险社会研究丛书》(全5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8年)、《法学案例百选系列教材》(全15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起陆续)等。此外还有一些日文和英文的共著、编著。


荣誉称号:

2007年5月获评日本《朝日新闻》“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中国人”

2009年1月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项目

2009年5月获得“中国法学名家”称号

2010年入选上海首批高层次海外人才计划

2014年12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7年入选《今日中国( China Today)》杂志社评定的“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百位法学家”


个人获奖:

1984年10月获得中国法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1年5月获得日本法社会学会首届优秀著作奖

2016年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

2017年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高峰计划“法与风险社会”研究丛书获得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著作类二等奖”

著作《超近代的法》(京都:密涅瓦书房,1999年。)获日本法社会学会首届优秀著作奖、

著作《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增补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当选1978-2014年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

著作《宪政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补版,2005年。)获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

著作《法律程序的意义》(文库本,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增订版,2011年。)获教育部第七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简历更新时间: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