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凯原法学院经济法学科第75期读书报告会顺利举办 作者: 智惠、孙千雯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12日

5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经济法学科第75期读书报告会在凯原法学院203举行。学科组侯利阳教授、王桦宇副教授、尚立娜老师以及三十余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本期读书会由2022级硕士生章韶轩主持,2021级博士生韩帅、2022级硕士生章逸熠进行报告。

韩帅同学报告的主题为《Adobe收购Figma专题讨论》。韩帅同学首先对Adobe和Figma两家公司做了简单介绍,后详细展开本案交易情况和本案申报依据。对于经营者集中审查过程,韩帅同学分析了本案如何界定相关市场、是否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和举证责任问题,最后对救济措施进行了介绍。

章逸熠同学以任宛立老师的《平台交易增值税课税规则的重构:以合成给付为视角》为内容,做读书报告分享。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平台确认收入以及平台积分抵现的税务问题为引,说明了选择这篇论文的理由。第二和第三部分则分别简要介绍了文章内容,包括平台、商户和消费者三方之间的法律实质以及以合成给付为视角的纳税模式,最后则是分享了对于这篇论文的感想与体会。

报告结束后,2022级博士生喻张鹏、2022级硕士生张雨欣进行了评议。喻张鹏同学对韩帅同学的报告内容进行了复盘。喻张鹏同学提出,该案的竞争效果评估与救济措施设计值得进一步思考,对是否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以及救济措施的可行性等问题仍需要更翔实的分析。张雨欣同学先对两位同学的报告进行了简单复盘,认为两位报告人的报告都有实际价值和理论价值,本次报告填补了自身知识的空缺。而后,张雨欣同学针对章逸熠同学的报告进行了延伸提问。在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2022级硕士生焦祎晨就盗版市场的界定提出了问题,2022级硕士生吴昕宇就合并对技术进步和创新竞争的负面影响和商户和平台之间税额分担提出疑问,两位主讲人对此一一回应。

在教师指导环节,侯利阳老师和王桦宇老师进行了指导。针对韩帅同学的报告,侯利阳老师指出,案例分析是法学研究的方法,其认为报告还可以对案件的特殊意义有理论的升华和抽象。就第一篇报告而言,侯老师对案件主体特殊性和扼杀式并购的性质进行了提点和总结。针对第二份报告,侯老师指出,合成给付是舶来概念,主从关系的认定问题还存在讨论空间。王桦宇老师亦从几个方面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指导:第一,王老师鼓励同学们多多旁听学科开题和答辩,并以本次报告为例对论文的行文结构予以指导;第二,针对第二篇报告,王老师认为税款征收涉及技术问题,平台起到重要作用,本论文给平台发展提供了新思维;最后,王桦宇老师则对读书会后续组织提出了建议。

注:我院经济法学科自设立起即建立了定期读书报告会制度,目前已经累计举办75次,现已逐渐建立起由研究生“自主选题、自主组织、自主管理”的运行模式。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组成若干读书小组,轮流担任各期读书报告会的主持、发言和与谈环节的负责人,学科老师进行必要的辅导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