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同案同判与类案检索”研讨会成功举行 作者: 祝思蕙 李星翰 林新波    发布时间: 2021年04月12日

2021年4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同案同判与类案检索”研讨会在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三楼碧玉厅举行。本次研讨会得到了亚洲开发银行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课题的大力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树德,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出席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和上海、浙江、重庆、四川等各地各级人民法院的领导和法官,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政法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来自法意科技、阿里巴巴达摩院、华宇元典等信息科技公司和来自律所的实务人士共计50余人次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image.png

【开幕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程金华担任会议总主持人,介绍了本次研讨会议的举办背景和与会领导、嘉宾,并主持开幕致辞环节。

image.png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在致辞中代表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达了诚挚谢意。接着介绍了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受亚洲开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委托成立的“司法改革:利用大数据提升司法公正”重大课题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最后,季院长指出召开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image.png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树德在致辞中表示,受赵晋山主任委托,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审管办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会的诸位专家学者、法院同仁、法律数据公司及律所的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对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为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真心感谢。接着介绍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为实现法律适用的统一所作出的努力,并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最后,刘主任祝愿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image.png

【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王福华主持。

image.png

上海师范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所所长、光启学者特聘教授刘作翔作了“同案同判是维护和实现法制统一的法治要求”的主旨发言,凝练了“同案同判”共识,分析了同案同判与类案检索衔接的制度张力,并探讨了“中国有没有可能走向判例法”这一问题。

image.png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海龙作了关于“构建法官案例生成运用工作机制”的主旨演讲,梳理了司法案例的三种形态,重点介绍了普法案例的价值,最后提出了构建法官案例生成运用的三大工作机制。

image.png

【第一专题 理论政策】

会议第一专题“理论政策”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李学尧主持。

image.png

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刑事行政审判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代秋影与大家分享了“中国法院类案检索与裁判规则”专项研究的进路与远景目标,介绍了裁判规则标准的确定,类案同判规则数据库、优秀案例分析数据库和类案检索平台的建设情况。

image.png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段厚省从辩论主义视角对类案强制检索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当下法律检索多从实体角度进行思考,而程序方面的探讨则比较有限,由此提出了与类案强制检索制度相关的程序性优化建议。

image.png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院副教授孙海波肯定了案例指导制度在解决裁判不统一问题上的重要作用,但同时指出了类案检索机制所面临的困境,认为类案检索不能取代类案判断,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进一步提炼与适用类案裁判规则。

image.png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顾全从类案实务应用的角度分享了类案检索工作的相关情况,介绍了类案应用的定位、类案运用操作方法、类案裁判规则和要件编撰工作,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痛点。

image.png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吴道敏通过对现状的检视指出类案检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信息-需求”不对称的局面下,需要对检索系统进行“供给侧”改革和全流程优化,实现检索信息真正对称,切实满足法官办案的实际需求。

image.png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郑天衣认为要素化是类案检索识别的主要路径,并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提炼出三大核心要素与五大校正要素,分步骤进行类案识别,从而保证检索识别的最终效果。

image.png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吴泽勇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王福华作为与谈人,分别从如何提升法律职业共同体交往理性的角度提出了优化类案检索制度的建议、类案检索是否会对当事人与法官带来负面影响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image.png

image.png

【第二专题 理论政策】

会议第二专题“制度实践”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唐啸主持。

image.png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管办副主任张能从类案同判的逻辑起点、类案检索机制的运行机理、类案检索机制在运行中的难点以及类案检索机制的探索方向等四个方面,对类案检索机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image.png

东南大学社科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研究员王禄生分享了同案不同判预警系统的技术逻辑和面临的困境,认为要着力推动法律智能的专有技术创新,并呼吁进一步提升法学院在法律人工智能研发中的角色。

image.png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杨力主要介绍了在线赋强公证金融类案的智能辅助系统,这一系统实现了赋强公证率显著提升,整体逾期率显著降低的成效。

image.png

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管处副处长钱慧智分享了嘉兴法院运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跨域一体化司法运行机制,破解同案不同判问题的实践。

image.p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数据研究院研究科学家吴雨豪以“何为量刑自由裁量权的边界:集体经验、个体决策与偏差识别”为主题,介绍了司法大数据下的量刑自由裁量权的规制路径,并展望了裁判文书大数据的若干应用前景。

image.p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数据研究院数据科学家张雨侠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林浩舟作为与谈人,分别就大数据研究过程中关于用户感知与收集数据方面的问题、Westlaw数据库对于我国类案数据库建设的启示等内容发表看法。

image.png

image.png

【第三专题 操作路径】

会议第三专题“操作路径”由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副主任李勇勇主持。

image.png

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浩从类案检索司法实践实证分析、类案库建设的分层体系、法意类案初步成果等三个方面,分享了基于专家工程和机器学习混合路线的类案系统实践。

image.png

阿里巴巴集团达摩院高级产品专家宋伟超从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类案检索系统、类案检索的技术难点与突破、类案检索技术架构、解析引擎、司法图谱检索与多维分析等方面概述了人工智能在类案检索中的应用与挑战。

image.png

北京华宇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业务专家侯晓焱,重点介绍了数据标注作为法律人工智能产品研发路径中的核心环节,对于设置知识颗粒度适宜的案由知识图谱的反向张力,对于衔接法律概念与锚定数据现实、支撑算法训练的重要价值。

image.png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李凯文以“父母出资购房”问题为例,介绍了类案检索与裁判规则研究情况,并指出在律师看来类案属于“为我所用型”。

image.p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数据研究院数据科学家汪天翔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江汉臣作为与谈人,分别表达了对于公开统一检索平台以帮助数据公司优化数据的期待、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同案同判水平的因素与同案同判水平提升所带来的影响。

image.png

image.png

【讨论与总结】

本次研讨会的“讨论与总结”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杨力主持。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倪德峰提出了法院与技术公司在共同建设数据库过程中如何优化对接工作的建议。

image.png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管办副主任夏南从类案同判的追求目标和类案检索结果对于法官的作用等角度评价了目前类案检索的实践情况。

image.png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处长张曦介绍了目前裁判文书网立足于公共服务的定位,以及目前类案检索数据库的建设情况。

image.png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程金华总结了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情况。在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中,本次“同案同判与类案检索”研讨会圆满结束。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