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国际法学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
作为凯原法学院国际法学科发展的基地,国际法研究所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学科梯队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目前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国际法学科梯队已经初步形成。
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瑞士弗里堡大学法学博士徐冬根教授专长国际私法和国际金融法,现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副总干事,曙光学者,曾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和上海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称号,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奖,在国际法学界有较大的影响。徐冬根教授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有《浮动担保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该著作获得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国际私法趋势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该著作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所撰写的教材《国际金融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入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胡加祥教授在WTO法律制度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主要学术成果有英文著作《WTO and Its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论文有《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Development of WTO Law》(载SSCI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2004.1),代表性主编教材有《国际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赵劲松教授曾多年在远洋船舶上任高级船员,在伦敦、香港和上海的海事律师行从事英国法、香港法和中国法相关的海事、海商和保险法律工作,曾担任中国船东协会法律顾问,在航海技术和海事、海商法律方面担任副教授、兼职教授和教授超过16年,在海事、海商和保险法律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和EI论文8篇,CSSCI期刊论文1篇),主要代表性学术成果为学术论文When do the Collision Regulations begin to apply?(载SCI期刊论文Journal of Navigation, 61(3), 515-528, 2008)。
法学博士王光贤副教授专攻国际公法,对国际人权法有较深的学术造诣,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人权条约国内实施问题研究》的课题研究和教育部委托课题《2017年达至普选:香港基本法与<公民权利公约>标准的审视》的研究,代表著作有《禁止酷刑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和国内监督机制相结合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法学博士萧凯副教授不但专长国际私法,而且对国际商事仲裁有精深的造诣,主要代表著作有《跨国证券交易的国际私法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参著有《国际私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编有《国际私法:案例与资料》(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等,代表性论文有《中国的国际商事仲裁》(载CSSCI《法学》2005年第7期)。
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徐小冰博士,对国际法院法和国际投资法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在该领域具有十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国际法研究充分利用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上海市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近年来,国际法研究所的教师积极参加从事国际学术交流和参加各种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法研究所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
2、 研究人员
姓 名
|
学 历
|
毕业学校
|
职 称
|
职 务
|
徐冬根
|
博 士
|
〔瑞士〕弗里堡大学
|
教 授
|
国际法研究所 所长
|
胡加祥
|
博 士
|
〔英国〕爱丁堡大学
|
教 授
|
|
赵劲松
|
博 士
|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
教 授
|
|
王光贤
|
博 士
|
武汉大学
|
教授
|
|
萧 凯
|
博 士
|
武汉大学
|
教授
|
|
徐小冰
|
博 士
|
〔美国〕斯坦福大学
|
副教授
|
凯原法学院 副院长
|
3、 学术活动
徐冬根教授主编《国际经济法论》出版
徐冬根教授主编《跨国法评论》(第一卷)出版
4、 研究成果
由国际法研究所主办的出版物《跨国法评论》首卷本已经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跨国法评论》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为学科建设基地,依托法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是一个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办的开放性论坛和发表优秀学术研究成果的园地。《评论》旨在通过学术交流,繁荣学术研究,推动国际法学科的发展,提升国际法学的理论研究水平,使国际法的教学和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对外交往和法制建设。
国际法研究所充分利用学科梯队教师的外语强势,积极倡导“双语教学”,目前已经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专题研究》、《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税法》、《海商法》等双语课程,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国际法研究所所倡导的“双语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专业外语水平,为学生们将来毕业后从事涉外法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法研究所还将组织全所教师撰写相关教材和出版系列专著,为中国国际法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